2月20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全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一定区域化防控方案(征求意见稿)》《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方案(2019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本周,我们谈论此次分区防控方案的影响,我们认为:
1、此次分区防控方案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销区价格差,但区域的价格差异仍将存在。虽然整体上看各个区域的自给率都比较高,但不同地区仍旧会出现不平衡的状况,由于各个地区自给率仍有所不同,区域的价格差异仍将存在,对未来公司影响中,产能分布区域将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成为影响公司利润的核心因素之一。
2、大区防控最终目标是保障生猪及产品的稳定供应,未来整体养殖将进行重新布局。基于此将统一调整优化生猪相关产业布局,统一协调生猪及其产品调运,推进动物疾病防控。在整个生猪产业重新布局,保障生猪及产品稳定供应中,上市公司具有资金优势和土地优势来占领先机。并且文件中提出即鼓励资源约束区恢复一定高效环保型产能、鼓励南方和大中城市周边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养殖企业、鼓励集团养殖企业布局全产业链;加强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加强屠宰产能布局调整。
3、未来北部地区产需逆转将极为明显,价格有望更加超预期上涨。此次文件所采用的为2017年统计局统计的生猪出栏数据。我们根据草根调研后的产能去化后的出栏数据对生猪出栏数据进行调整后发现,如果大区防控措施未来严格执行,各个大区的产需缺口将有所放大,而从此次产能调整幅度上来看,未来北部地区产需逆转将极为明显,价格有望更加超预期上涨。
从动态供需中看未来的市场机会
1.1.1. 非洲猪瘟分区防控
农业部根据地理相邻、集中连片,联防联控、降低风险,产销互补、供需平衡,依法科学、动态调整,这四大原则将国内生猪防控分为了5大区域:北部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东部区域(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区[内蒙古西部区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东部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中南区[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西南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2019年猪周期反转为大概率事件。春节后,国内大部分地区猪价出现回暖,这与正常年份的季节性猪价下滑出现背离,从我们调研回访来看,春节后猪价好转原因为:1)屠宰环节看好2019年猪价,春节期间趁机补充库存,造成阶段性需求回暖;2)春节前因为疫情干扰,国内出现生猪集中被动出栏,节后正常供给收到影响;3)养殖群体对后市较为乐观,出现养殖户惜售的局面。从我们调研数据来看,元宵过后猪价有可能再次下探,但是深度亏损的概率不大,届时行业进入最后一波亏损期,强化周期反转。
1.1.2. 北部区自给率有大幅低于预期的可能
从文件中的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5个大区中,北部区包含了东北和河北两大主要调出区域,自给率也远超其他区域。
但对比文件中的数据与统计局公布的各省年出来了数据,文件中数据使用的是2017年生猪出栏数据。而我们知道2018年上半年非洲猪瘟爆发前全国产能有所扩张,但在非洲猪瘟爆发后,各主产区的产能急剧变动,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将此表格进行调整来看观察19年各个大区的自给率情况。从下表中可以看出,由于北方产区去产能的影响,原本北部的调出大省在去产能的影响下,从全国最高的自给率下滑至全国最低的自给率,变动比例将从最高的109.9%大幅下滑至86.94%,反而公认的销区的自给率维持相对稳定。自给率最高的省份从北部变为了中南和东部。而随着未来去产能的继续加速,预计北部地区的自给率将进一步下滑。

1.1.3. 北部区猪价有望超预期上涨
从上表可知,未来大多数省份供应出现短缺,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猪供应缺口也将逐步放大。如果大区防控措施未来严格执行,各个大区的产需缺口将有所放大,而从此次产能调整幅度上来看,未来北部地区产需逆转将极为明显,自给率将从最高的109.9%大幅下滑至86.94%,在大区防控措施严格执行的情况下,价格有望更加超预期上涨。
1.2. 不断重申:金猪领衔,布局大养殖
目前周期反转逻辑不断强化,而随着大区防控的施行,未来从弹性的角度上来看,北方地区的猪价反转将更为强烈。随着产能淘汰,未来必然迎来生猪市场供过于求格局的逆转,2019年猪周期反转可能性将进一步加强,坚定布局2019金猪大年。
投资要点
2月20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全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一定区域化防控方案(征求意见稿)》《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方案(2019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我们认为:在前期产能退出加速难以避免,目前周期反转逻辑不断强化,而随着大区防控的施行,未来从弹性的角度上来看,北方地区的猪价反转将更为强烈。我们重申对2019年猪周期反转的判断,继续强调坚定布局2019年猪股的金猪年。本周,我们谈论此次分区防控方案的影响,我们认为:
1、此次分区防控方案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销区价格差,但区域的价格差异仍将存在。虽然整体上看各个区域的自给率都比较高,但不同地区仍旧会出现不平衡的状况,由于各个地区自给率仍有所不同,区域的价格差异仍将存在,对未来公司影响中,产能分布区域将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成为影响公司利润的核心因素之一。
2、大区防控最终目标是保障生猪及产品的稳定供应,未来整体养殖将进行重新布局。基于此将统一调整优化生猪相关产业布局,统一协调生猪及其产品调运,推进动物疾病防控。在整个生猪产业重新布局,保障生猪及产品稳定供应中,上市公司具有资金优势和土地优势来占领先机。并且文件中提出即鼓励资源约束区恢复一定高效环保型产能、鼓励南方和大中城市周边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养殖企业、鼓励集团养殖企业布局全产业链;加强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加强屠宰产能布局调整。
3、未来北部地区产需逆转将极为明显,我们根据草根调研数据测算后的北部区自给率将从109.9%大幅下降到86.94%,成为最低自给率的地区,价格有望更加超预期上涨。此次文件所采用的为2017年统计局统计的生猪出栏数据。我们根据草根调研后的产能去化后的出栏数据对生猪出栏数据进行调整后发现,如果大区防控措施未来严格执行,各个大区的产需缺口将有所放大,而从此次产能调整幅度上来看,未来北部地区产需逆转将极为明显,价格有望更加超预期上涨。
核心风险
畜禽价格波动风险、疾病发生风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