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阻力位是日内交易非常关键的一环,找准了当天的支撑、阻力,对全天的交易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今天老易直播过程中,有朋友问到到底该如何去寻找支撑位和阻力位。在以往的直播过程中,老易有零星的介绍过多种方式,今天的专栏内容当中,将就这部分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讲解。
如何理解支持阻力位?
区间——支撑、阻力位一般是指某一特定价格区间,并不是指特定的价位。在实际行情中,价格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我们研究的是价格密集的区间。
转换——支撑、阻力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换。支撑位跌破之后转为阻力;阻力升破之后转为支撑。
验证——因为支撑、阻力位有许多方式,如果只采用单一方式很容易导致结果不准确,最好使用不同方式相互验证。
常用寻找支撑、阻力位方法:
1,前期高低点。一般来说高点附近为阻力位;低点附近为支撑位。未突破高低点价位之前,这一规律就起作用。
2,均线。均线是近期价格的平均水平,往往意味能对价格走势起到支撑和阻力的作用。当K线位于均线上方时,均线起到支撑作用;K线位于均线下方时,均线起到阻力作用。
3,K线密集区域。前期盘面上出现大量K线密集的整理区间,往往意味着该处位置积累了大量的订单,该处的价位也非常难以突破。与均线类似,密集区域位于K线上方为阻力;下方则是支撑。
4,技术指标位置。例如BOLL指标,当首次触及上轨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阻力作用;跌至中轨、下轨的时候,会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5,分析理论指引。如江恩理论里面提及的XAUUSD分割线,根据K线所处的位置,判断对应的支撑、阻力位;根据波浪理论计算各个浪型的大小、结构,通过对浪型的确定来确定阻力位和支撑位。
6,中轴点计算(或小工具计算)。
R3 (阻力點3) = H (高) + 2 x ( P - L (低) )
R2 (阻力點2) = P + (H(高) - L(低)) = P + (R1(阻力點1) - S1(支撐點1))
R1 (阻力點1) = (P x 2) - L(低)
P(Pivot Point) = (H (高)+ L(低) + C(收盤價) / 3
S1(支撐點1) = (P x 2) - H(高)
S2(支撐點2) = P - (H(高) - L(低)) = P - (R1(R1(阻力點1) - S1(支撐點1))
S3(支撐點3) = L(低) - 2 x (H(高) - P)
7,综合判断。结合趋势线、均线、波浪理论等多个指标综合判断当前所处的支撑、阻力位。
相关推荐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