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
- 下一篇 :
4月11日周三,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分论坛上宣布了多项金融业的重大开放措施。
易纲指出,下一步金融业开放将和汇率机制改革进行相互配合,金融监管能力将与开放程度相匹配。未来几个月大部分到位的六项开放措施包括:
第一,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
第二,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的上限放宽到51%,三年以后不再设限。
第三,不再要求合资证券公司境内股东至少有一家证券公司。
第四,为进一步完善内地和香港两地股市互联互通的机制,从今年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的额度扩大四倍,也就是说沪股通和港股通每年由130亿,调整到520亿。
第五,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
第六,放开保险外资经济公司经营的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
2018年年底前尽快完成的开放措施:
第一,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济,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
第二,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
第三,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
第四,不再对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单独设限,内外资一致。
第五,全面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需开设两年代表处的要求。
第六,经过中英两国双方共同努力,目前沪伦通的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争取在2018年年内开通沪伦通,在此前宣布的一些金融业,服务业的开放措施也在有序的推进。比如说以前宣布的,包括开放银行卡,清算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的限制,放宽外资金融服务公司开展信用评级服务的限制,以及对外资投资征信机构实行国民待遇这些以前已经宣布措施的落实正在扎实地推进。
在问答环节,易纲称,中国目前离流动性陷阱还比较远,流动性陷阱对中国制定货币政策而言可以是一个极端情形参考。
易纲同时提到,中国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我们没有任何量化宽松、零利率政策,现在主要央行都在收紧利率,开始退出扩张,也会进行缩表,我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期待这样的政策发生,我们也已经准备好了”。
回应利率问题时,易纲称,中国始终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这一基础下,其他国家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时,中国仍然保持了利差。“目前货币政策的格局和利差的格局应当说是总体稳定的,也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
对于虚拟货币,易纲称,我们认为虚拟货币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比较少,有一些投机甚至洗钱,所以中国对虚拟货币一直比较谨慎。我们也在研究数字货币怎样能以最好的形式服务实体经济,安全发展,发挥数字货币的“正能量”。
谈及中美贸易时,易纲称,中美贸易差异是结构性问题。“中国处于亚洲产业链的末端,会从日本、韩国、以及台湾省进口产品,加工完成后再卖给美国……当我们看中美贸易失衡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些包含进去。如果我们把这个考虑进去,可能能看得更全面,我们要从多边而非双边的角度,来判断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在被问及会否用货币政策来解决中美贸易纠纷时,易纲称,央行长期一段时间不会干预汇率;我们的货币政策以及外汇市场现在运行的很好,主要依据国内经济综合考量,服务于实体经济,中国的汇率机制由供需决定,是一个市场决定的机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