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有话要说
确认  取消
请选择投诉原因
  • 点赞()
  • 评论(0)
  • 分享

WTI与OPEC欧佩克的政策

外汇黄金   界面新闻 ·  2017-07-19 17:43:00 浏览量:178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于1960年,主要成员国为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区中东的国家,包括沙特、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卡塔尔、委内瑞拉等在内的12个国家。成立该组织的主要目的在于协调各国的石油政策,商量WTI产量和价格,采取共同行动来反对西方国家对产油国的剥削和掠夺,这里主要指的是美国,从而保护当地资源和维持自身的利益。


欧佩克最辉煌的时候是70年代和80年代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的时期。70年代初,欧佩克控制着世界54%的WTI产量和87%的石油贸易量。1973年10月,阿以战争爆发,欧佩克单方面将官方价格提高70%。同时,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决定对以色列的盟国(主要是美国与荷兰)禁运石油,石油价格更是暴涨,阿拉伯轻WTI的价格从战前的3美元/桶在三个月之间涨到12美元/桶,一共翻了两番,现货市场的最高油价曾达19.35美元/桶,这就是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它给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依赖于进口石油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历史上,该组织曾多次通过减产和不减产或增产对油价产生过影响,下面我们就列举一下。早期在2004年7月3日,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宣布沙特等国将增产每天50万桶油,第二天欧洲布兰特的石油价格就下降了1.5美元/桶。 在2004年7月17日,欧佩克秘书处在宣布近期内再度增加WTI开采量后,国际市场油价再度下跌。近期的例子,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了。2011年3月17日,OPEC决定减产,油价暴涨。而近期OPEC在决定是否减产或增产方面,往往也把非OPEC国家叫上。比如,最次一次减产活动,就叫上了俄罗斯。而俄罗斯官员在周三的表态,又对WTI价格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目前一些非OPEC国家的产油大国,对油价的涨跌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经过几次石油危机之后,油价曾一度升至146美元/桶的纪录高位,高油价也促使其他一些国家不断开采石油。目前来看,俄罗斯、非洲等产油区对油价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另外美国对于页岩油的开发对全球能源结构也产生重要影响。近期在欧佩克不断减产的情况下,油价仍然涨不上去的重要原因就是WTI产量的增加。



©免责声明和风险提示:本文系用户自行发布以及转载,不代表赛雷头条任何观点,如有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文章中的所有内容均不构成赛雷头条任何的投资建议及意见、立场,请您根据自身评估做出理性决策。赛雷头条仅提供网络存储空间服务,如文章侵犯到您的合法权利,请您通知赛雷头条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